政策解读:关于《济南市冷链物流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解读 |
||
|
||
12月12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济南市冷链物流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现将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政策背景 冷链物流是利用温控、保鲜等技术工艺和冷库、冷藏车、冷藏箱等设施设备,确保冷链产品在初加工、储存、运输、流通加工、销售、配送等全过程始终处于规定温度环境下的专业物流。“十四五”时期是济南加快建设“大强美富通”国际化现代大都市极为关键的五年,加快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必将推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高效衔接,促进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供应链协同,为我市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物流发展体系提供强大支撑。 二、决策依据 2021年1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施了《“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构建“四横四纵”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济南成为横向鲁陕藏、纵向京鄂闽双通道的交汇枢纽,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2022年4月1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了《山东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为“十四五”时期我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其中济南是全省唯一的陆向集散枢纽,是省内冷链物流主通道体系“一横、两纵”的核心集结中心,要加快建设肉类、水产品、乳品集结中心和医药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并提出“各市政府要按照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结合发展实际,制定本地冷链物流发展实施方案”的要求。2022年4月8日,济南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了《济南市“十四五”物流业发展规划》,提出了重点打造冷链物流等4大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 三、编制过程 按照《山东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及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2022年6月市口岸物流办启动了《济南市冷链物流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编制工作。一是制定方案,成立编制工作小组。明确编制任务,倒排工作期限,制定规划编制提纲,开展前期资料搜集和行动计划研究工作。二是深入调研,摸清现状情况。先后赴15个区县(功能区)和11个市直部门深入调研,座谈100余家重点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商超等,了解掌握各区县(功能区)的基础条件、空间布局、发展重点,形成我市总体思路,编制完成《行动计划》(初稿)。三是集思广益,全方位征集意见建议。为提升行动计划精准度,先后与市直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及专家学者、重点企业等召开行动计划编制座谈会,征集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四是优中选优,加强规划项目储备。严把项目质量关,加强与区县(功能区)沟通对接,筛选了一批涵盖重大载体、城乡配送、国际通道、数字升级、邮政快递、重点品类等多个领域的冷链物流重大项目纳入储备库。五是拓展思路,加强行动计划协调和衔接。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山东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加强和省发展改革委沟通对接,充分吸收贯彻国家、省规划的要义精神,在发展目标、发展重点、重大战略、重大工程等核心内容上保持高度一致和有效衔接。加强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及市“十四五”物流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紧密对接,增强行动计划系统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在完成市有关部门单位会签的基础上,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后,以市政府办公厅文件印发实施。 四、出台目的 按照壮枢纽、育渠道、促延展、强支撑、严监管的总体思路,着力打造冷链物流资源聚合区、品牌示范区、枢纽经济先行区,把我市建设成为汇聚山东、连接京沪、畅通黄河流域、服务双循环的全国重要冷链物流陆向枢纽。到2025年,基本建成国家肉类水产品冷链物流集散贸易中心、全国重要的医药产品冷链物流集散基地,初步形成全国重点品类冷链物流全渠道保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冷链物流枢纽经济创新发展先行区。《行动计划》从渠道品牌、设施网络、枢纽作用、枢纽经济4个方面,提出了14项发展指标。 五、重要举措 《行动计划》提出了我市冷链物流发展重点。按照因品施策原则,优化布局“4 个集散基地+11个集配中心+N个采供网点”三级节点网络体系,全面促进各品类发展。一是持续深耕肉类水产品和医药产品优势品类。肉类水产品是我市做强冷链物流枢纽的核心品类,重点建设汇集我省及周边省份的肉类水产品集散网络,打造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供给基地,形成全国重要的肉类水产品冷链物流枢纽。我市生物医药集群规模居山东首位、全国前列,持续增强医药产品商贸物流集散竞争力,形成全国重要的医药产销冷链物流枢纽。二是充分挖潜乳品、速冻预制食品、果蔬重点品类。加强与优势品类网络协同,不断拓宽流通渠道,加快建设区域性消费服务型冷链物流集散中心,逐步发展形成面向全国的乳品、速冻预制食品、名特优果蔬集散贸易中心。三是做精做大花卉特色品类。重点做精平阴玫瑰、商河观赏花卉冷链物流体系,打造区域性特色花卉产销冷链流通中心。 《行动计划》部署了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强化设施网络效能。着力提升国际陆港核心区冷链转运分拨能力,加强市域农产品最先和最后两个“一公里”设施建设,优化冷链转运分拨运输组织,拓展国际冷链物流空间,打造黄河流域冷链物流资源聚合区。二是塑造流通渠道品牌。加强冷链产品物流渠道管控,塑造“枢鲜泉城”集散流通渠道品牌,构建名特优农产品保真流通渠道,打造冷链物流渠道品牌建设示范区。三是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冷链物流枢纽集散作用和渠道品牌效应,培育壮大冷链商贸物流总部经济,推进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延伸发展冷链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打造冷链物流枢纽经济先行区。四是提高创新发展水平。加大先进技术装备研发应用,加强冷链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推动冷链物流绿色智慧发展。五是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健全全流程监管机制。 解读机构:济南市口岸和物流办公室战略规划处 联系人:徐锋,0531-66600257 |
||
|